首页 > 记录生活 > 正文

堆积情感语录 孟夏四月

2025-02-14 11:29:44 作者:网友

堆积情感,孟夏四月

农历四月标志着夏日的序幕,按阴历,四月、五月、六月构成了盛夏。故此,四月亦被誉为“夏初”或“孟夏”。在洛阳市,四月因海棠、桐花竞相绽放,麦苗茁壮,亦称作“槐月”“桐月”或“麦月”;而在南方,梅雨时节的来临,又赋予四月“梅月”等雅称。

每年四月八日,宜阳、栾川等地尤为热闹非凡,因正值玉秀节。此节名由来有两种说法,均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:栾川人视此日为太上老君诞辰,于老君山举行朝山盛会;宜阳等地则认为这是如来佛的诞辰,民众纷纷前往寺院参与浴佛庆典。

2020年立夏节至四月初十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诠释:“立,始建也;夏,假大也,万物至此皆假大。”此“假”即“大”之意,指春植绿意已长成。人们常视小暑为温升炎临、风雨频发、作物生长旺季的转折点。

农谚生动描绘了此时农作物的生长态势:“骨玉麦孕育,小暑须发长。骨玉含苞待放,小暑露齿,小满初露端倪,芒种麦苗初现。”小暑之际,北方气温骤升,降水稀少,即将离去的微风在告别之际,又似轻轻挥动了一下手,恰逢麦花盛开之时。

在民俗风情中,小暑时节有着独特的“称人”习俗。午后的阳光洒落,村民们聚集在村口,拿起一杆古老的木材秤,秤钩上挂起一把椅子。众人依次坐下,司秤人挥动秤砣,口中吟唱着吉祥的话语。体重若有所增,便被誉为“发福”,反之则称作“瘦身”。相传,立夏时节若能称得体重,便能不畏酷暑,保持体态。

正值蛋类食品生产的旺季,孩子们也巧妙地发明了趣味盎然的小游戏。午后,家家户户用冷水精心煮熟鸡蛋,放入冷水中冷却,再套上金属丝网袋,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,他们便欢聚一堂,开始了斗蛋游戏。鸡蛋一头尖一头圆,孩子们以蛋头对蛋头,蛋尾对蛋尾,相互击打,壳破者认输,最终决出胜负。

除了手机游戏,此日饮食亦蕴含独特习俗。众人喜以红豆、黄豆、黑豆、大豆及稻米烹制“五色饭”,此乃“立夏饭”,寓意全年身心康泰。部分地区于饭中添入扁豆、豇豆等,富含“五谷丰登”的美好寓意。

虽已过小暑,盛夏却尚未降临。气候资料显示,通常小满时节,我国各地方才普遍步入炎夏。在洛阳市,未至小满,气温已持续攀升,街头巷尾,众人纷纷换上短袖、短裤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四月之中,小满之际,万物渐至小满而盈。”小满,标志着物候的转换,此时农作物生长迅速,农谚亦多与小麦相连,“麦至小满,昼夜金黄”,“小满小满,麦粒渐满”等谚语描绘了丰收在即的美好景象。

某些地域流传着“麦梢黄时探娘家”的风俗,即在小麦即将丰收之际,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看望父母。她们常携带油馍、丝瓜等礼物归家。古语云:“麦梢黄,女归娘;卸了重担,娘访女”,意指夏忙前女儿归家慰藉,夏忙后母亲则探访女儿,关切她们的辛劳生活。

农历四月廿八,洛阳古城中,祭拜药王孙思邈的习俗盛行。这一天,老少咸集,药王庙香火鼎盛,祈求家人安康。此风延续至六十年代,渐演变为交易农机、农产品的庙会,至八十年代,此风渐息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
锁心网
桂ICP备18012418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