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情感的篇章中,爱被赋予了一个独特的称谓。
1978年,疗养于医院门诊的他,偶然邂逅了前来查房的她,那一刻,被她那激情四溢的美丽所“惊”动,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独特感觉。在情感日记中,他深情地写道,若能与她共度余生,该是多么幸福的事。尽管他被誉为“呆人”,但经过深思熟虑,他还是鼓起勇气迈出了关键一步。那天,趁着她查房之际,他感慨地说:“若能与你携手共度余生,该有多好!”
突如其来的热烈言辞让她惊愕失措。即便她们年龄相差十数载,两人影响力悬殊,也让她心生畏惧。尽管她对他充满敬意,那是一种女儿对父亲的敬仰,但要让他成为她生命中的重心,她难以置信。她默默无言,迅速完成护理查房,匆匆离去。
数日来,她常在医院病房前徘徊,总觉一双炽热的目光紧随其后,那是他的眼神。平日里,她久未与他相见,无法外出晾晒衣物,无法在外稍作休息,唯有那目光始终追随她的身影。她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,拒绝是否过于冷漠,是否会让他心生沉痛。这天,她再次来到他的病房,他黯然道:“若我们无法相守,我这辈子恐怕再难寻觅良缘。”
听闻那般言语,她转首凝望,目光触及他那双洋溢着真挚情感的眸子,眼中闪烁着无尽的期盼与希望。她的心不由得轻轻颤动,良久之后,她终于开口轻语:“让我们彼此信任,好吗?”
自那日起,情感的序章悄然拉开帷幕。在她心中,众人皆言他言语木讷、刻板,沉默少言,然而与他真实相处后,她方知他实则趣味盎然。闲暇时,她们结伴出游。于野外,每一株小草、每一只小鸟、每一棵幼苗,皆能让他欣喜不已。她方悟,他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孩子,纯真无瑕,未沾染尘世烟火,性格直率,直言不讳。自相识之初,他便以她的姓氏称呼她,而她则尊称他为“老先生”,那是学生对教师的敬称。
随着彼此掌握的加深,她们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,直至融为一体,成为一对幸福美满的恋人。在彼此的眼眸中,她们成为了世间最般配、最亲密无间、最让人艳羡的情侣。
经过两年的甜蜜恋情,1980年10月,她们手挽手,携手步入了婚姻的圣洁殿堂。
婚后,她们共度了两年的异地夫妻生活,相思之苦愈发浓烈。幸得有人体谅她的辛劳,积极协助调整工作,使她们得以结束这段两地分居的日子。生活重归一处,她对内心的孩子般情感更加深刻。
那日,她们共乘公交出行,车内仅余一席。他毫不犹豫地牵起她的手,坚持要两人共坐。她脸颊微红,婉拒道:“旁人都在看呢!”他略显困惑地反问:“她们看又如何,影响不到我们。”话音未落,他即刻领悟,让她坐下,自己则站在一旁。
那日,他欲理发,却苦于周边美发店寥寥,只得耐心排队。他不禁抱怨,剪发实属不便。她轻笑提议:“那我来帮你整理如何?”他闻言,顿时喜形于色,连声应允。她虽是随意一说,他却当真了,执意要她动手。结果,她的手艺略显生疏,理出的发型参差不齐,凹凸不平。然而,他却如孩童般兴奋,满脸笑容地准备去上班。更让她尴尬的是,他逢人便夸是她亲手打理的发型。旁人见状,不禁窃笑,他却浑不在意。
在情感日记中,那段幸福时光总是飞逝而过。1985年,他不幸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综合症。家中本有意安排她全职照顾他,但她却毅然拒绝。那天,她归家时,他严肃而认真地向她表达:“你乃军队培养之才,岂能只为一人效力?这绝不可行。”她心中自是明白,他深知她自尊心强,若长期居家,只会让事业日渐生疏,精神压力倍增。权衡之下,不如直言拒绝。他虽是凉面人,内心深处却是对她深沉的爱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