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障碍有哪些具体表现?症状又有哪些?
为您深入剖析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,特别是情绪障碍的初期征兆,详细阐述情感与情绪障碍的主要特征,探讨情绪障碍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一.情感障碍病历及病症:
(一)临床症状
情绪波动显著,或高涨或低落,思维活动或敏捷或迟缓,精神状态表现为运动性冲动或抑制。躁狂期,患者心境异常,与实际情境相悖,常表现出高昂情绪,易怒、慷慨、愤怒、焦虑等,严重时可能出现与现实不符的幻想或幻觉等精神症状。抑郁期,患者情绪低落,烦恼、忧愁,甚至消极、失落,难以开心,兴趣减退,自我评价低,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意念及行为,病情呈现昼重夜轻的规律性变化。
多数患者现病史反复发作,精神状态间歇性稳定,家族病史中阳性表现频发。
二.常规体检发觉
身体检查、中枢神经评估及常规检验通常未发现阳性指标。
依据临床医学标准确诊,综合症状表现、现病史及家族病史,必要时亦考量治疗效果。
最常见误诊情形是将情感精神疾病误诊为精神分裂或情感瓦解。准确区分精神分裂与情感障碍至关重要,这不仅因为锂剂对后者疗效确切(而分裂症则可能产生不确定的神经系统副作用),还因情感肌张力障碍患者需避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生。实际上,并无明显区分标志,确诊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、家族史、病史及其他相关因素。
临床症状:
1. 单相电情感障碍:由此观之,抑郁症、激惹或焦虑情绪,或二者交织,为主要表现。然而,在隐匿型抑郁症中,患者却难以感知抑郁心情,取而代之的是身体不适,甚至以笑容掩饰(笑容型忧郁症)。患者可能诉说各种疼痛,担忧灾祸,或恐惧失控。部分病例因心理扭曲情感已至“悲痛欲绝”之境,若能恢复哭泣能力,病情或有好转。此类忧郁症患者难以体验正常情绪,包括悲伤、快乐和愉悦,且觉得世界失去色彩,缺乏活力。心理扭曲伴随自责愧疚,负面自我认知,注意力不集中,犹豫不决,对日常活动兴趣降低,社交恐惧,无奈与冷漠,以及对死亡和自杀的持续思考。
在单相及两相抑郁症阶段,患者常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。具体表现为自主运动减缓、逻辑思维、语言表达及姿势动作的迟滞,严重者甚至陷入抑郁性木僵,此时所有自主活动几乎消失。约15%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,此现象在抑郁症中尤为常见。
2. 精神分裂症的典型心态表现为情绪高涨,却易怒且固执,常伴有暴躁和冷漠等特征。患者的心态和感受常被这种扭曲的情绪色彩所笼罩,坚信自己处于最佳精神状态。此时,患者显得烦躁不安,欺软怕硬,频繁干扰他人,若遭遇抵制,则哭闹不止。这往往导致与他人的冲突,甚至产生固执的被害妄想。精神运动加速,患者感觉思维如同百米赛跑,潜意识飘忽不定,严重时难以与精神分裂的散漫思维区分。患者容易随境转移,常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。思维和行动的境界宽广,易发展为夸大其词的幻想。在躁狂期,可能出现短暂的幻听或幻觉,但与扭曲情绪有直接关联。睡眠质量显著下降。患者活动量大,易冲动,不顾风险,情绪失控。病情恶化时,言语表达可能异常疯狂,心态与行为之间缺乏联系,表现为一种无意义的狂躁状态,称为谵妄性躁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