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方程式,左手握右手
恋爱如春花般绚烂,婚恋情感似雨夜般绵长,描绘着情感的悠长方程式。
昔日在餐桌旁,曾听闻一则顺口溜,言道:“紧握领导之手,感激之情难以言表;紧握爱侣之手,暖意涌上心头;紧握妻子之手,宛如左手握右手,毫无察觉。”
步入婚姻,若已至“左手牵右手”的境地,这究竟是幸福还是一场悲剧?
往昔,我心中曾萌生叛逆之念。那时青春年少,深信作家之言——“婚姻生活,不过是恋爱的坟墓。”我倾心于萨特与波伏娃,敬佩他们相濡以沫,却不言婚姻。我坚信,法律保障下的男女关系是对爱情的缺乏信心,深爱之人无需婚姻束缚。在这个世上,唯有贪婪之徒才依赖婚姻来继承财产,而并非所有人都需婚姻。我无法想象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,我认为,男女相守,应是激情四溢。若激情逝去,一切便应画上句号。
如今,我的观念有所转变,对“左手与右手”的紧密联系深感喜爱。何谓“岁月静好”?不过是两人与时光共度,慢慢老去。生命虽残酷,我们皆须直面不再年轻的现实。然而,在这过程中,我们孕育了爱情,使其融入生活,如同手与身体的紧密相连。我们从陌生到相吸,携手共进,探寻彼此的秘密。凭借努力与运气,我们终于彼此了解,知晓对方的喜怒哀乐。此时,我们已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左右手,生活变得自然而然。
众多时尚读物纷纷竭力呈现各类爱情保鲜秘籍,手册中不厌其烦地强调——恋人间的层次与神秘感不可或缺。如新香氛、新装束,或一场久违的旅行,乃至极端的整形手术,全新的健身计划。我不否认这些方法的价值,但维系长久关系的真谛究竟何在?对某些人而言,是“改变”,对另一些人,或许是“宁静”。毕竟,何乐而不为一份宁静的日常呢?
日前,女友与我闲谈,提及她近期观看了电影《罗丹的情人》。这部影片,在我幼时便让我泪流满面,讲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雕刻家,因疯狂爱上艺术大师罗丹,终被情感烈火吞噬,孤独地在疯人院离世。彼时,我视其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,内心暗自期盼能遇到一位“罗丹”,为他生为他死。然而,女友却以《罗丹的情人》为鉴,坚信爱情应是双方的,而非一方的索取。她断言,她不会成为罗丹的恋人,宁愿选择携手步入婚姻殿堂,无论贫富,共度一生,直至生命终结。
那些过于怯懦、缺乏理想的人,所经历的并非平淡无奇,而是平庸。唯有内心丰富、执着追求卓越的人,方能拥有“桃花般绚烂”与“雨夜般宁静”的境界。我期待我的爱情如春花般绚烂,婚姻生活如雨夜般绵长。至于伏笔,对于一部优秀的侦探片是不可或缺的,但对于美满的婚姻,却显得微不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