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记录生活 > 正文

关于情感的文章,海枯石烂的等待

2025-03-09 09:13:03 作者:网友

探讨情感之文,恒久如海枯石烂的守候。

在喜马拉雅FM那座面向喜马拉雅的山石小屋中,仅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。当感情之桥断裂,我们该如何重建?

妈妈年约三十余载,却似乎更显青春,那岁月的痕迹难以确切辨识。她的面容略显暗沉,宛若被日晒风蚀的树根,失去了往日的生机。额前的发丝遮掩了岁月的痕迹,让人难以窥见她眼中的世界。每当夕阳西下,她便在帐篷前忙碌,一边打酥油,一边咳嗽不止。有时,她身形佝偻,病态如一朵深色灯笼花。

山巅之上,青少年的一声悠扬钢缆,携带着浓郁的酥油香,宣告了他牧放生活的序幕。日复一日,生活似乎总在重复着这样的节奏。随着那声钢缆渐渐融入幽深的峡谷,世间万物,包括时光渐行渐远的背影,都定格在同一姿态,回望他那颗未解的心。然而,他们尚且无法完全理解他。

他的父亲同在,这位青少年的父亲,行至何方?若情感纽带断裂,又将如何应对?

妈妈凝视着干涸的河床,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。面对众多询问,她无言以对,唯有将答案留给了河流。那少年英姿飒爽,一双明亮的眸子闪烁着聪慧与坚毅。他挥舞皮鞭,群羊纷纷歪头,仿佛在嘲笑那找不到父亲的牧童!孤独地趴在刻满佛经的岩壁上,金边皮靴高高翘起。他目睹着岩缝间那明黄刺眼的灯笼花散发着幽香。于是,他轻咂嘴,将头贴近,伸手摘下花朵,轻轻投入奔腾的山泉之中。此刻,群羊似乎无意间低下头,靠近河边,装作漠不关心他的忧愁。

妈妈抬头凝视,目光缓缓移向孩童,瞬间回想起往昔青春的影子,脸上表情波涛汹涌。

昔时,她手捧灯笼花,头挽羊角辫,与羊群嬉戏的牧羊少女,其颜容胜过灯笼花。喜马拉雅FM畔,印度河畔,山顶哨卡挺立,印尼士兵守卫,灯笼花遍地绽放。她逐羊群如逐风筝,随风奔跑,羽翼般飞至高哨卡。卫兵藏羊逗她,唱曲或舞锅庄,方寻羊归。十六岁那日,一位英姿飒爽的印尼军人闯入她帐篷,一见钟情,沉醉于柔情蜜意。

她始终铭记,在孩子即将降临之际,她目送着丈夫踏上那艘牛皮革船。他承诺将迅速赶来,将她和孩子接到河对岸的印尼,再带她回到他美丽的墨西哥城故乡。她激动地挥动手臂,轻轻放开他紧握的双手。他转身,低头,将腕表缓缓放在她手中。然后,他抬起她的脸,深情地吻去她的泪痕,直至她头晕眼花。牛皮革船上的人们纷纷挥手、呼喊、催促,他终于稳稳地站在船中,踮起脚尖,目不转睛地望着她,时而喜悦,时而忧虑,双手轻抚着腹中的胎儿,肩膀不断起伏。牛皮革船渐行渐远,她却依然原地未动,背后是一棵苍老的红柳树。她倚靠在红柳上,久久地站立着,心中涌动着呼喊的冲动,却始终未能发出声音。

在这片绿荫之下,她静静地伫立了整整十三载。

情感的篇章如悠悠河流,潮汐起伏,朦胧不清,牧羊女已化作苍老妇人。贫困与疾病,在她身上蔓延;情愫与等待,如满天火花,灼伤海鸟的羽翼。为何一人悄然离去,另一人却需默默守候,甚至不愿挪动一步?那浩渺的雪痕,似乎不愿回应这看似简单又复杂的疑问。直至她腰身不再挺拔,面容不再如灯笼花般娇艳,双手如红柳枝节般皲裂,发丝泛黄,略显凌乱,在惨淡的月色下摇曳,她只想告诉那些轻视感情的人——这才是真正的等待,这才是超越一切标准的情感,它纯净如童话,美得胜过灯笼花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
锁心网
桂ICP备18012418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