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情线爱自己的人
子凌,我的老同学,婚恋情感领域的佼佼者。她容貌出众,学业优异,家世显赫,曾是学生时代的校园偶像。毕业后,她在北京高校任教,丈夫则是该校最年轻的教授,才学横溢。她的魅力足以让众多才子倾倒。
命运在她们的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,来了个急转直下。无论是她还是她的丈夫,都无法直面现实。她们将孩子送入昂贵的特殊教育寄宿学校,每周仅回家一次。周一清晨,孩子意识到自己要去学校,拼命抓住门。她不得不伸出手,掰开他紧握门框的双手。深夜,她与丈夫商议,想要将孩子接回家。年轻专家说:“我们可以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,长期代为照顾。”她每次接孩子时,看到操场上那些孤独的孩子,教师暗示她们已被父母放弃。
她猛然醒悟,发现自己生活得多么自私。她迅速处理完离异、离职,带着孩子来到云南大理。如今,她亲自教导孩子读书识字,注重孩子的穿着打扮。她的收入主要来自民宿客栈和店铺,远超高校教职。更重要的是,她开始学会抬头欣赏云卷云舒。
那段顺风顺水的时光,她眼中满是显赫权势与他人的赞誉与艳羡。命运的转折让她卸下了骄傲与虚荣,真实地感受到了成长的重量。她开始坦然面对生活的赐予,每日醒来,心中所想唯有安度此生,不追忆往昔,不惧怕未来。
所有挫败皆为起点,每份失去亦是所得。
玛姬,我心中敬仰与钟爱的女性。16岁崭露头角,成为知名演员。事业如日中天,情感却多波折。曾被男人欺骗,饱受背叛之痛。三十六岁步入婚姻,却遭遇丈夫出轨。离婚后,他坦言自幼父母不和,目睹太多男女间的纠葛与痛苦,渴望拥有真挚感情,却无力维系婚姻。
玛姬如今已真实地蜕变为自我。她悄然隐退,远离香港,定居海外。在纽约的大巴饭店,她品尝着女神曾享用的午餐,在法国巴黎的乡间小径上,她骑自行车穿梭。尽管脸上布满皱纹,但她的目光依旧明亮如少女,真诚而清澈。在舞台聚光灯下熠熠生辉固然不凡,但在漫天黄沙中依然璀璨,方显真章。她从不为他人言语所动,她说:“我只对深爱的人负责,他人的看法与我无关。”她已从一位普通女性,蜕变为无需担忧人生、无需他人时刻挂心的璀璨星辰。
那般女子,人生路上无阻挠。她们不再渴求云端英雄的庇护,云端英雄已驻足脚下。从此,每遇挫折皆成起点,每遭损失皆为所得。
心怀光明者,方为真正懂得珍爱自己。
我的友人梅珊,曾从杂志期刊行业转身,开设了一家咖啡厅。素来不沾家务的她,竟聘请了三名员工。然而,开业第二年,三名员工相继离职。国庆长假将至,她面对空荡荡的店铺,毅然站起,开启店面,亲自打扫卫生,翻阅商品手记,从头学习全自动咖啡机的操作。她不仅学会了店内所有商品的制作,也让我深刻领悟了开实体店的艰辛。深夜两点关门后,走在街头,她心中默念:“我能努力。”
此后,她历经从经营咖啡厅至创立连锁快捷酒店,每涉足一项新领域,她都始于最基层的农村实践。五年间,她完成了从文艺青年的蜕变,成长为商场中的女战士。
林达,一位从不幸家庭关系中走出的女性。毕业后,父亲期望她返乡担任公务员,理由是需照顾侄儿。她不仅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,还得不断资助闯祸的侄儿。每当谈及侄子的教育问题,她与父母总是争执不休。终于,有一天,母亲语重心长地说:“无论他多么顽劣,将来养老还得靠他。而你,无论多么优秀,早晚都是别人家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