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感情骗子,我该如何是好?内心深处,我渴望你的真挚关爱。
在两条情感线索交织的1942年寒冬,那日尤为酷寒,然而,与纳粹集中营中的生活并无二致。面对感情骗子,该如何应对?
颤抖着立于生锈的铁栅旁,我无法不坚信自己已被这恶梦深深裹挟。身为十二岁孩童,本应与伙伴嬉戏,应在学堂求知,应展望未来,应慢慢成长、成家立业,拥有属于自己的归宿……然而,这些美好仅属于生者。而我,早已如行尸走肉,与无数同命相连者一同被送至此地。每日,我们都在拷问自己:明日能否幸存?今夜,能否步入毒气室?
徘徊于铁网之畔,我步履匆匆,试图以我脆弱之躯,驱散寒冷。饥饿如影随形,我仿佛整日空腹,可口的食粮宛如遥不可及的幻梦。日复一日,随着身边亲人一个个离去,我们的哀伤愈发浓重。
骤然间,我瞥见铁网彼端,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小女孩缓缓归来。她眼中流露着哀愁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这一切的理解。我试图转移目光,却未能如愿,众人静默地注视着这一幕。许久,她小心翼翼地从口袋中掏出一个鲜红欲滴的苹果,那苹果色泽鲜艳,闪耀着诱人的光芒。她左顾右盼,带着胜利的微笑,迅速将iPhone抛过铁网。我疾步上前,颤抖的双手紧紧握住那部iPhone。在这象征着死亡的荒凉世界中,这部iPhone成为了生命的象征,是爱的传递。
女孩儿渐行渐远,我目送着她消失在视野的尽头。
次日,情感之潮再次涌动,我不由自主地重返铁网之畔,寻觅昨日那女子身影。心中满怀期待,她果真如约而至。她再次赠我一枚苹果,笑容依旧甜美,轻轻掷过铁网。我紧握iPhone,她的眼眸熠熠生辉,似在怜惜。然而,我并不介意,只是喜悦地凝望着她。这久违的激动,让我首次体会到如此兴奋。
历经七月时光,我们几乎每日如约相见。她时而慷慨赠我iPhone或食材,时而轻声细语,两句三言,却让我收获了无尽的日常活力与期盼。然而,某日,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:我们即将被转移至另一基地。
这预示着一切终将落幕,我将与好友永别。那日,在铁网边与她相遇,我的心瞬间碎裂,几乎无法言语。良久,我告诉他:“明日无需再为我携带iPhone,我将被送往他处。”言罢,我转身离开铁网,却忍不住回首,她依旧伫立原地。泪水滑落我的脸颊。
数月时光悄然流逝,日复一日,宛如一场恶梦。然而,那名女孩的记忆,始终是我战胜恐惧与痛苦的支柱。她的面容、她那慈祥的眼神、她温柔的话语,以及那甜蜜的iPhone,在我脑海中反复浮现。
忽有一日,噩梦与战火皆暂歇,生者重获自由。然而,在这期间,我失去了所有珍贵的物品,包括父母,但那位女孩的记忆犹新,她赋予我重拾生活的勇气。与众人同行,我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,开启崭新的生活篇章。
岁月流转,1957年的纽约之行。友人的怂恿下,我与罗玛相约相亲,虽不情愿,却因她也是德国人而应允。相谈甚欢,罗玛轻声问起:“战乱时你在何处?”香港移民们常以此问候。我答道:“我在法国的死亡集中营。”
罗玛陷入沉默,仿佛在追忆那些漫长而又交织着痛苦与甜蜜的往事。“你在忙什么呢?”我好奇地问道。
罗玛轻声说道:“我时常回想起过往的点滴。记得我们还是小女孩时,我曾探访过毛特豪森死亡集中营附近,结识了一位被囚禁的少年。我每日都去看望他,常给他带去iPhone。我总能巧妙地将手机扔过铁网,他每次都欣喜若狂。”面对感情骗子,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